唐朝杰出的书法家颜真卿,世称颜鲁公,在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中,博采众家之长,同时勇于创新,变魏晋清秀遒劲的传统书风,形成了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,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“颜体”书法,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他所传世的碑刻书法很多,具有代表性的有《颜家庙碑》《无君碑)、《争坐位帖》、《祭侄文稿》等。
颜真卿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,学识渊博,诗词文章也很有名。五世祖颜师古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和训话学家。颜真卿早年丧父,在母亲的辛勤养育下,学习非常勤奋。家中没纸练字,就用扫帚蘸黄泥在墙上练字,二十岁时,曾到长安拜张旭为师学书二年,但并没有得到多少传授。三十五岁,他辞去在醴泉的官职,来到洛阳再次拜访张旭。当时张旭住在裴儆府中,凡是前来求教书法的人,得到的不过是张旭几张墨迹,顶多再加上“要加倍用功临写,笔法自然会体会到”的嘱咐。颜真卿住进裴府一个多月后,并不满足于此,于是到张旭面前恳请能聆听老师详细传授笔法的要诀,以作为终生师学的要领。张旭终于为他的真诚所感动,带他来到一个僻静的小院,以同答的形式向他传授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书法理论。颜真卿自此得到攻书之妙,苦练五年之后,终于取得了成功,成为继王羲之以后一位划时代的书法大家。
历来对颜真卿的评价,都把他笔力雄强、沉着、端庄的书法风格和他正直刚毅的性格相联系。颜真卿是唐朝有名的忠烈之臣。他为人刚直不阿,历仕玄宗、肃宗、代宗、德宗四朝,屡遭奸臣陷害与排斥。玄宗时因遭奸相杨国忠的排挤,出任平源太守。到任后,觉察出安禄山有反叛之意,便暗地设防,积极备战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北方大部分郡县失陷,惟独平原郡有备无患。唐玄宗最初听到叛乱消息时曾问道:“北方二十四郡,竟没有个尽忠的臣子吗?”等到见了颜真卿送来的奏折后,他对左右感叹道:“我对真卿并不很密切,没想到他的为人竟是这样。”颜真卿联络其叔兄颜杲卿共同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纷纷响应,真卿被推为盟主,统兵二十余万,使安禄山不敢直攻潼关。作战中颜杲卿被俘,他骂不绝口,不屈而死。其侄季明也战死沙场。颜真卿怀着悲痛的心情,写下了著名的行草书《祭侄季明文稿》,这是一篇字里行间表露出极度爱憎的书法杰作,被后世称为“天下第二行书”。后来颜真卿入京被封为鲁郡开国公,故后世尊称他为“颜鲁公”。
唐德宗时,李希烈在汝州叛乱,奸臣卢杞为置颜真卿于死地,上奏德宗派颜真卿前去招抚。众臣皆以为不可,颜真卿却不违君命,毅然前往。到了李希烈军中他面对刀剑宣读圣旨,毫无惧色之后,李希烈将他扣在军中威逼利诱,他都不为所动,抱定为国尽忠的决心。他在寝室内自作遗表、墓志、祭文,指着寝室西墙壁之下说:“此地是我的葬所了。”终于在叛军即将覆灭的前夕,李希烈指使手下人将颜真卿杀害,终年七十七岁。颜真卿遇害的消息传到京师,朝野上下,无不痛泣。他的灵柩运回京师后,皇上为他五天不上朝,以示哀悼与敬重。
中国古代的书论一直有书品与人品有关的说法,经常举的例子就是唐代颜真卿和元代赵孟頫。颜真卿是“忠贞亮节”、“大义凛然”,所写的字也就体现了“忠骨”气质;赵孟類是宋室宗亲,却投降元朝为官,人格卑下,所以他的字就妩媚而无骨。这种说法虽不科学,但人们却致公认颜真卿是书如其人,书品、人品俱上。
颜真卿一生嗜好书石。大到咫尺,小到方寸,所以留存至今的碑刻遗迹很多。晚年甚至出行也要载着石头,遇到事情就书写其上,就地镌刻立石。唐代李华曾撰写《鲁山令元德秀墓碑》由颜真卿书写正文,李阳冰篆书碑额,当时就被称为“四绝碑”,人们争相摹拓。
颜真卿楷书千字文

最后修改:2021 年 05 月 01 日 05 : 17 PM